為何綠城信托項目傳聞會引發如此之巨的反應?SO HO中國CEO張欣在其微博上如此評述:“市場信心薄如紙,一個小的消息就造成恐慌拋售。”
歷年9月都是開發商分享盛宴的日子,但今年卻遭遇史上最慘淡的“黑九”。上周恒指暴跌高達9.2%,創出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最大單周跌幅。其中受綠城集團及關聯企業房地產信托業務遭銀監會調查消息等負面傳聞纏身的地產股最為慘重,綠城中國全周暴跌28.5%,碧桂園跌26%緊隨其后,雅居樂地產跌近兩成,保利香港、華潤置地、中海外的跌幅也在17%左右。
“股災”的導火索直指綠城信托風波。或許中國房地產上市公司早已岌岌可危,只待燎原的火種。統計顯示,上半年,106家上市房企整體資產負債率達到了72%,負債總額突破1.09萬億元,同比上漲41%.
綠城信托遭銀監會調查風波
“銀監會要求直管的信托公司填寫與綠城集團及關聯企業開展房地產信托業務調查表,并根據項目運行情況注明風險判斷意見。”路透社報道稱,今年7月,有消息指出,綠城中國與平安信托聯合發起的“平安財富安城1號房地產基金信托計劃”預計籌資不超過30億元,投資回報率超過20%,引起業內對房地產信托及綠城本身高負債的關注。
而中秋期間,一則關于海航30億收購綠城足球俱樂部的消息再度把綠城推到了風口浪尖。這個被雙方稱為“子虛烏有”的事件,讓素以高負債著稱的綠城再次引起熱議。
統計顯示,截至2011年6月30日,綠城集團現有現金及銀行存款97.46億元,總借貸約350億元,凈資產負債率高達163.2%.與此同時,綠城的銷售業績卻不盡如人意,據綠城8月業績通訊顯示,今年前8月,綠城累計取得銷售額約248億元,歸屬于本集團的權益金額約160億元,完成全年550億銷售目標還不到一半。而綠城內部人士也表示,在市場限購的背景下,今年全年目標一定達不到,預計今年大概可以實現400億的銷售額。
高成本信托貸款、業績不振、收購傳聞、超過一倍半的凈資產負債率,負面信息接二連三的綠城已經受不起任何沉重的打擊。就在這時,路透社的一則知情人士關于綠城信托的傳聞報道,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盡管綠城首席財務官馮征在第一時間接受媒體訪問時就表示:“有關報道并不專業,公司未跟銀監會接觸,未被銀監會調查,也沒有聽聞與公司合作的金融機構受到銀監會調查。”但于事無補,在上周連續最后三天的交易日里,綠城股價暴跌28.5%.
事實上,部分信托項目被銀監會進行窗口指導并不新鮮,南都記者亦曾求證多家信托公司而得以證實。但為何綠城信托項目傳聞會引發如此之巨的反應?S O H O中國C E O張欣在其微博上如此評述:“市場信心薄如紙,一個小的消息就造成恐慌拋售。”
市場對綠城信托傳聞的敏感或許源于綠城自身。綠城半年報顯示,截至2011年6月30日,信托負債49.84億元,信托相關衍生工具余額2.71億元,共計52.56億元。而綜合普益財富等相關數據不完全統計,自2008年4月份以來,綠城通過平安信托等多家信托公司發行接近20款信托產品,發行規模達到91.6億元,逼近100億元。
房企50強1月縮水1800億
以綠城信托風波為突破口,各路資金開始大舉拋售打壓內房股。9月23日當天,在港上市內地房產股碧桂園、佳兆業集團等跌幅均超過10%,招商地產(000024)、保利地產(600048)等跌幅也超過6%.而A股市場上的地產股受托累也出現了暴跌,保利地產以6.94%的跌幅一馬當先,萬科、招商地產、金地集團(600383)等大盤地產股緊隨其后,均錄得了5%以上的跌幅。A股地產板塊整體跌幅達到3.93%,位居所有板塊跌幅之首。
這僅僅只是資金撤離樓市的劇烈表現之一,事實上,一個月來,各路資金均在暗中陸續拋售房地產股。根據中國房地產上市企業前50強公開數據統計得出,50家上市房企在過去的一個月時間內,由于股價下跌,市值縮水總計超過1800億元。
統計結果顯示,50強上市房企市值縮水超過百億元的房企就有7家。市值縮水“冠軍”為中國海外發展,縮水額高達238.13億元;碧桂園緊隨其后,達到135.31億元;第三名為龍湖地產,縮水額達到133.33億元。此外,華潤置地、萬科A、雅居樂地產市值縮水額都超過百億元。
而市值縮水榜前10名中的后三名富力地產、保利地產和SO H O中國,同期內由于股票下跌,資產也分別蒸發了72億元、64.84億元以及52.24億元。在市值縮水榜前10名中,在香港上市的企業達到8家。
究竟哪些席位、哪些資金是拋售打壓內房股的主力?目前尚未有監測資本市場機構資金動向的相關報告。但讓南都記者記憶猶新的是,恒大地產集團主席許家印6月份曾接受包括南都記者在內的媒體群訪時炮轟對沖基金造謠恒大,他說:“投行搞的那些窩輪、期權,他們不了解我們這個高增長的公司。股價高,他們要虧,就造謠,這是不對的。”當時,許家印痛斥這些對沖基金的行為是“破壞股市的有序性”。
百家房企負債萬億,資金惡化或遠超預期
“銀監會不可能特地為了綠城一個企業做出相關的調查表。而銀監會要求信托公司上報數據,也是加強監管的需要,因為目前地產信托發得較多,情況也較復雜,銀監會也需要對市場的情況做出一個大致的了解。”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地產金融業界人士表示,目前的綠城資金鏈確實偏緊,但離倒閉還很遠。有意思的是,資本市場迎來暴跌,而在實體領域,全球最大私募股權公司黑石正撤資中國樓市。據美國媒體報道,黑石集團將其在上海Channel1購物中心95%的股權以14.6億元出售給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交易將于今年11月完成。
諸多業內分析人士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內房股災、外資撤離、對沖基金打壓,中國房地產行業的種種遭遇的背后或許事出有因。諸多房企前赴后繼的繞道融資案例和機構針對房地產行業的負債統計均指向一點,即中國房地產企業的資金鏈正變得岌岌可危,或許遠超預期。9月20日晚間,嘉凱城(000918)發布公告稱,同意其下屬控股公司無錫嘉啟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與昆侖信托有限責任公司合作,進行信托融資。
而今,106家上市公司房地產企業的半年報已經披露完畢,房企負債情況亦浮出水面。統計顯示,上半年,上市房企整體資產負債率達到了72%,負債總額突破1.09萬億元,同比上漲41%.其中,最具殺傷力的流動負債已經占到負責總額的70.6%,同比上漲54%.與持續走高的負債總額相對應的是,銀行貸款的不斷收縮。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1到8月,房地產開發企業資金來源5 .4萬億,同比增速為23%,比去年同期下滑11.6個百分點。與此同時,上半年106家上市房企存貨上漲39%,達到9640億元。
從萬億庫存到萬億負債,意味著只要出貨就可以套現還債。“受到限貸的影響,住房銷售在四季度不會好。”中金公司分析員白宏煒認為,隨著銷售持續低迷,地產公司買地和投資速度將下降,由于慣性,地產行業的投資增速四季度不會明顯放緩,而在明年一季度將迅速回落,而庫存在明年上半年達到頂峰,“與2008年V形調整不同,此輪房地產行業將呈U形調整特征,筑底的時間和起來的時間都會長一些。”(來源:南方都市報)